>>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4 -> 党纪学习教育 -> 要闻
党员干部要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
2024-05-14 08:33:08   
2024-05-14 08:33:08    来源:宁夏日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准确把握目标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将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坚持不懈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当前仍然存在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一以贯之全面加强纪律建设,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上提高思想认识

  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要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压实领导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督促落实,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强化遵守纪律的自觉,以严明的纪律确保全党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知行知止、令行禁止,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加强学习宣传教育引导工作,使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坚决反对形式主义,防止“低级红”“高级黑”。

  在原原本本学条例上下功夫见成效

  学纪是党纪教育的基础,知纪是对学到的纪律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要抓住学习重点,突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把为什么修订、改了哪些地方、修订背后的深意等学明白、学透彻,紧扣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进行研讨,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要注重把党章党规党纪结合起来学,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纳入党员、干部培训必修课,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真正使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党性教育、警示教育,抓好以案促学、以训助学,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心,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自觉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

  在贯彻执行党的纪律上抓落实见行动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制定纪律就是要执行的。在党的各项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各项纪律和规矩立起来,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党员干部受警醒、知止,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切实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恪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忠诚,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志品质,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章,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写作组 执笔:罗正奇)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邹炜新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